營養師篇

年份
吃魚宜忌
香港人愛吃魚,在市場上除有海魚和養殖魚供應外,亦有龍脷、鯖魚和三文魚等進口魚。能作食用的魚種類繁多,澳洲註冊營養師暨香港營養學會編輯主任冼錦鈴 (Candy) 跟大家分享吃魚吃得精明健康的心得 一般成年人每天的肉類攝取量約為5至8兩 (生計,大約200克至320克)。進餐時,大家可選擇...
蒸焗魚類  美味健康
蒸焗魚類 美味健康 香港人愛吃魚生。澳洲註冊營養師暨香港營養學會編輯主任(Candy)表示,生魚肉跟熟魚肉在熱量、蛋白質和總脂肪含量的分別其實不大(表2) ,但未經烹煮的食物安全風險較高。不過,大家應避免進食加工製造的魚產品,例如100克魚手指的總脂肪已達16.23克。同時,大家應少用煎和炸等方式烹...
魚類低脂 蛋白質高
澳洲註冊營養師暨香港營養學會編輯主任冼錦鈴(Candy)表示,魚、豬、牛、羊、雞等肉食,都是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。其中,脂肪比例高的魚類更含有多元不飽和奧米加三脂肪酸,包括是胎兒和嬰兒出生頭兩年視力和腦部正常發育關鍵元素的DHA (二十二碳六烯酸)和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EPA (二十碳五烯酸)等。 ...
清蒸快炒保營養
食物中的維他命B及C屬水溶性,經長時間烹煮後會大量流失;反觀清蒸食物,食物只與少量水分接觸,有助保存這些維他命。少油快炒也有助減少這些營養素的流失,例如炒菜可保存85%的維他命C和85%的葉酸,而焯菜只會保存55%的維他命C和60%的葉酸 (表2)。



...
煎炸多油脂肪高
Cherry 指出,相同的食材採用「煎、炸」或「蒸、煮」的方式烹調,兩者的熱量和脂肪量可能相差很大 (表1)。食物炸製前蘸上的麵漿或麵包糠含碳水化合物,會增加食物的熱量,例如100克的炸魚柳所含的熱量比蒸魚高出近一倍,總脂肪含量更高出40多倍;炸洋葱的總脂肪含量更是炒洋葱...